-
- 红外线对热缩膜的加热
- 原先采用 shrinkfast 998 瓦斯热缩枪对包装膜进行加热收缩,此种工艺在工厂内部操作因存在明火且效率较低,拟对现改用手持式红外线烤灯,可移动范围0-10m 加热温度:400-600度 移动效率:收缩面积101㎡的热缩膜,<15min 加热工具与被烘烤物体距离:15-30cm 设计说明: 加热器外形尺寸:D150X375 灯管总功率3KW,使用短波加热管, 加热原理:使用无尘短波灯管加热空气,加热器背面接进风管道,使用热风进行PE膜的收缩,解决当前使用明火造成的安全隐患,因加热丝是封闭在石英管内,出风干净。 加热器外部使用散热网版,防止烫伤
-
- 红外加热案例
- 红外加热案例1:手机玻璃面板丝印烘干 1.设计目标 加热面积: 1300*700mm 的一片区域, 温度要求:120℃,产品表面温度最大允许误差:±10℃; 2.设计要求 根据客户的需求,我司对此设备拟定的设计要求如下: 1) 灯管由关到开启10s可达到120度.温度可根据制程参数任意调整(0-120度) 调整后温度可保持恒温.保温时间可设定(0-300S) 2) 灯罩距离产品高度为 100mm; 3) 灯罩内围需设计隔热装置 模块采用短波镀金红外线加热管,灯管排布 15 只,参数为 23*11*1400mm。控制采用 5 组控制,分开控制温度 设计方案图示如下: 红外方案2:革湿法线(基布的水分烘干) 目前是热风加热,速度在4-5米,要求提速 在前端以及尾部增加红外加热模块,带控制器(前端需要考虑到大量水蒸汽挥发的问题) 目前热风烘箱前端可用空间:长1300mm,材料最大宽幅1500mm(横向宽幅可调节) 离具体电源箱6米远,预计需要6米主线缆 热风烘箱后端可用空间1800mm 基材耐温150度 方案说明: 灯管使用碳纤维加热管, 排布方式与被加热基布水平,单根2KW,24根灯管,共48KW,当产品横向宽幅调节时,将加热器两侧相应位置灯管关闭即可 使用红外测温探头时时监测基布温度,保证基布不超温,防止烧坏物料 方案图示如下:
-
- 高效模块加热炉
- 此设备的设计目标是完成热熔胶加热烘烤。设备稳定可靠地连续生产,造型美观大方,操作方便、易清洁;节能环保。整机通过主控制柜集中控制,通过动力线与信号线与每段部分连接;采用PLC+人机界面触摸屏控制; 温度控制系统:采用温控器模块+SCR控温,SCR通过调电压的方式,直接控制发热体上的电压高低,从而控制发热体的发热量,以保证精准控温。 1.控制系统安全保护:漏电保护、缺相保护、过载保护、超温保护、紧急停止按钮; 2.加热设备和运风设备互锁,不运风不加热; 3.设备出现异常时三色指示灯声光报警。 材质说明: 1.控制系统安全保护:漏电保护、缺相保护、过载保护、超温保护、紧急停止按钮; 2.加热设备和运风设备互锁,不运风不加热; 3.设备出现异常时三色指示灯声光报警。 主体部分采用40*40*3mm、50*50*3mm方通焊接而成;钣金部分采用1.5mm冷板折制后高温烤漆;
-
- 粉末涂装烘道方案
- 粉末涂装的辐射烘干 一.客户要求 给烧烤架进行粉末喷涂固化; 加热范围250度可调控; 烘道尺寸不超过20米; 烘道内部工件运行速度≤7米/min; 二.方案设计 技术参数: 1、温度范围;≤250℃ 2、烘道尺寸;16002*2002(单位:mm) 3、红外加热模组尺寸:2000*1000(单位:mm) 4、所需加热模组数量:32套 5、灯管规格:镀金短波灯管23*11*700mm(有效加热长度620mm),380v,2kw 6、灯管配套反射灯罩:铝合金反光罩,800*88*50mm,弧形设计,让灯管加热更均匀高效; 7、每个加热模组安装灯管数量:6支; 8、单组加热功率:12kw; 9、烘道总功率:384kw; 10、电源要求:AC380( ±10%)V/50HZ; 11、温度精度:±5℃。 产品结构: 1、设备采用工字型设计,外观整体美观大方; 2、模组的外壳采用钢板静电喷塑处理,内室材料使用镜面SUS304不锈钢板,具有耐酸、耐腐蚀易清洗特点; 1)内壁材料:采用304不锈钢板,使烘道内温度更均匀; 2)外壳材料:采用钢板喷塑处理; 3) 整体为方管框架构成实现机架稳而轻便的目的 3、模组内置灯管反射灯罩,可以起到保护灯管及辐射加热均匀的效果。 4、测试引线孔在加热模组后侧,接线时可打开孔盖。 5、机架整体也便于移动。十六组相对机架便于位置移动,移动式结构可根据现场调节烘道间距,最优化实现烘干目的 6、采用优质的保温材料令外壳外侧温度不至于太高; 7、背部封板增加了拉手,方便拆卸,检查内部线路; 8、采用可拆卸组装的结构,便于运输,调整,维护; 9、加热灯管:短波镀金灯管红外加热辐射器,灯管尺寸为23*11*700mm。 10、保温材料:保温材质超细玻璃纤维绵 红外烘道共由两侧各16组红外加热模组组装而成; 每组红外加热模组共装置6个红外反射灯罩; 每个红外反射灯罩内部装一支红外加热灯管作为加热使用。 控制系统 1、 显示屏,全中文液晶显示LED触摸式面板,画面对谈式输入资料,温度同时可程式控制,荧幕操作简单,程式编辑容易。 2、资料及条件输入后,控制器具有荧屏锁定功能,避免人为触摸而停机。 3、温度控制采用定值控制方式或可编程控制方式,可实时显示程序的运行时间、段数、剩余时间、重复次数;包括设定温度、实测温度、总运行时间、段运行时间、段剩余时间、加热状态、日历时间等;温度能直接数字显示。 4、控温仪规格:精 度:0.1℃ 解 析 度:0.1℃ 5、测温体: 热电偶 6、控制方式:PLC,电力调压器,触摸屏 7、电脑联线操控、编辑、记录、调温。 控制系统采用智能程序温度调节仪控温,可分为16块控制,通过安装的热电偶去检测烘道内部温度,触发电力模块,过电力调压器进行配合,达到输出功率的不断改变去调节温度。
-
- 点阵式加热
- 如何让加热均匀度更好--点阵式加热 很多高精密行业对于加热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开始的追求高效率到后期对温度均匀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加热方式可以通过循环风让加热腔体的均匀度变高,但是无法保证加热效率的提高。利用红外波长的匹配结合风循环逐渐完成了高效与均匀度的结合。 随着近几年高精密行业的逐渐深入,从客户多次反馈的加热工艺来看,常规的红外加热不论是通过多么精密的灯管排布的设计,还是通过与循环风的多密切结合还是无法满足对温度均匀度的高度要求。 某重金属研究院找到我们公司,反馈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 要求如下: 1,采用红外辐射加热 2,温度要求200度,正负温度5℃ 3,需要加热物体大小:250*450mm,表面加热 4,要求时间:2s以内达到需要温度 5,可局部加热,反应速度快 主要反馈传统的加热方式存在中间温度高,边缘温度低的问题,现在需要预热的东西不仅对于温度敏感度高,温度偏差对于后期的成型效果也存在很大影响 与电气工程师配和设计最终方案: 1、 采用点状式红外加热器,组合红外灯珠点阵加热板,尺寸400*600mm*100mm使用646个红外加热灯珠,有效加热尺寸300*500mm 2、模块采用9点测温,分区控制温度,并结合热成像设备模拟测试,调整,最终圆满解决客户工艺难题
-
- 辐射加热控制
1/